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“柚见绣染”实践队于暑假期间前往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苗寨按天配资,开展了“三下乡”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
团队合照
讲解员为队员介绍苗寨
此次活动旨在大力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。实践队成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积极传播少数民族优秀文化,还凭借自身专业知识,开发线上文化展示平台,力求让更多人领略到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。
在苗寨,实践队员们虚心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学习,深入了解刺绣的变迁历史、图案象征及制作工艺。在学习过程中,队员们不仅掌握了相关技艺,更聆听了手工文化背后的动人故事。手工艺人们讲述了刺绣中蕴含的祈福寓意、蜡染传承中的家族记忆,以及扎染与节庆活动的紧密联系,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民族文化传承的深厚底蕴。
与非遗代表性传人合照
“随着科技的发展,刺绣使用到的布料也和之前不同,现在的布料上增加了淡网格,在大大减少制作时间和精力消耗的同时,又不失灿烂本色。”,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罗文芬女士说在制作过程中提到。
队员蜡染与扎染成果展示
实践队员体验刺绣
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还提到,随着科技的发展,刺绣所用布料也发生了变化。如今的布料增加了淡网格,这在大幅减少制作时间和精力消耗的同时,仍保留了刺绣的绚丽本色。然而,苗族刺绣、蜡染、扎染等传统文化目前也面临着严峻挑战,主要问题是传承人老龄化且后继乏人。许多老艺人年事已高,而年轻一代受现代教育和就业压力影响,较少有人愿意学习这些传统技艺,技艺传承面临断层风险。
罗文芬女士讲解针法
为缓解这一问题,实践队走进学校,为即将步入小学的小朋友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非遗宣传课,旨在从小培养孩子们对非遗的兴趣。此外,实践队的非遗宣传工作仍在持续推进,队员们已开通抖音、小红书等平台的宣传账号,将陆续推出基础手工艺教程,希望吸引更多人关注少数民族文化。
实践队员讲解刺绣工艺
与小朋友合照
欢迎大家关注相关账号,与“柚见绣染”实践队一起,为传承民族文化、促进民族大团结贡献力量。
(文:罗祥富 图:唐君莉)按天配资
港联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